回收资产与回收股权有什么区别
回收资产与回收股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投资方法,它们在买卖的核心内容、法律后果与操作步骤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。
1.回收资产是指回收方依据自己需要,购买目的公司部分或全部资产的行为,若回收全部资产,目的公司则需办理注销手续。
2.而股权回收则是指回收方通过购买目的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,从而获得对目的企业的控制权,并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。
3.在变更方法上,股权回收涉及股东变动,需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;而资产回收则可能不需要办理工商变更,但若回收的资产为不动产,则需到房地产部门办理过户流程。
4.在债务承担方面,股权回收后,新股东需按持股比率承担目的企业的债务;而资产回收则不会改变目的企业的债务承担状况。
5.在税收方面,股权回收主要涉及个人所得税的缴纳;而资产回收则可能涉及增值税等税种的缴纳。
2、资产回收的优势和弊端
资产回收具备直接获得公司主业经营所需资产和业务的优点,能够帮助达成主业的整理。然而,资产回收也存在一些缺点。
1.需要缴纳肯定的流转税,增加了买卖本钱。
2.涉及各类资产权属、资质变更,买卖程序相对冗杂,可能需要花费较长期和精力来完成有关手续。
3.因为非股权回收,买卖并不势必带来职员、业务的转移,因此需要另作安排以充实职员、重新拓展业务。
4.资产出让方获得现金等对价后,需考虑资金作用与功效,防止资金闲置。
股权回收的优势和弊端
1.股权回收的优点:
在于它只不过股权的转移,除所得税及印花税外,可防止流转税的缴纳,减少了买卖本钱。
股权回收不涉及很多资产权属、资质的变更,保证了业务的完整性和经营的持续性,买卖程序也更为便捷。
2.股权回收也存在一些缺点:
因为系整体回收,资产整理的力度相对较小,回收后可能需要对非主业资产或劣质资产进行剥离、职员安排等工作。
回收主体需产生相应规模的现金流出,可能对企业的资金流导致肯定影响。除此之外,控制新企业的同时也承继了该企业的各类法律风险,需要小心评估。
被回收主体的业务层级减少,可能面临来自管理层的阻力,需要妥善处置。
哪种回收方法更合适你的企业?快来找法网咨询,大家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,帮助你的回收的道路。